马旭 涓滴见沧海
马旭是中国空降兵部队第一代女空降兵,服役时浴血沙场、精忠报国;年届50岁时,潜心科研,研制出“充气护踝”等发明专利,享有“军中居里夫人”美誉;60岁离休后,悬壶济世,为贫苦百姓义诊;人到暮年时,更是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无偿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,被誉为“新时代最可爱的人”。2018年9月13日,马旭和老伴在家乡黑龙江省木兰县教育部门相关人员的陪同下,来到银行转账第一笔300万元捐赠款。由于老人年事已高,转账金额太大,银行工作人员担心老人受骗报了警。正是因为这个美丽的误会,大家才得知马旭为家乡捐赠巨款的感人故事。
马旭和老伴离休后,长期住在部队旁一个不起眼的小院,并开辟菜地种植蔬菜。两间低矮的砖房里,用的是几十年前的老家具,摆满了书报和几十年来的学习资料。他们从不买衣服,几乎不去商场,平时从节省一滴水、一粒米做起,有钱舍不得用,有条件不知道享受,甚至被笑话成“最抠门的人”。然而,他们坚持用几十年时间,从牙缝里节约下一分一角,加上两人的科研成果奖励,最终凑成1000万元巨款,全部用于家乡的教育事业。2019年4月,马旭夫妇将第二笔700万元捐款汇往家乡,完成了捐款心愿。
马旭14岁参军,先后被授予解放奖章、胜利功勋荣誉章。1956年,她到原武汉军区总医院工作,20岁刚出头就是科室的技术骨干。1961年,组建空降兵部队时,马旭参加跳伞卫勤保障工作,凭着过硬的跳伞技术,成为第一代跳伞女兵,被称为“军中花木兰”。年届50岁时,马旭投身科研。为解决伞兵着陆时易损伤这一世界性难题,马旭和老伴查阅大量资料,结合跳伞实践,研制出“充气护踝”和“单兵高原供氧背心”,均获得国家专利。马旭夫妇离休后,又一起运用从事军医工作积累的医学知识,发挥余热,为贫苦百姓义诊,家门口经常出现天不亮就排起长队的景象。
“您就是一束光,给人无穷的力量”
窗明几净,墙壁粉刷一新,客厅宽敞明亮。屋子的一角还搁着不少行李和纸箱。考虑到马旭和老伴年纪大了,住在郊区多有不便,最近,湖北省军区安排他们搬到了位于中心城区的部队干休所公寓楼里。电梯楼房,安静的小区,居住条件好了,马旭却一时不太习惯。
“组织上关心、照顾我,让我搬到这里,但我还是想回去继续搞科研。”采访期间,马旭对记者说。
在担任军医时,马旭发现伞兵们的脚踝经常受伤,但一直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。离休之后,她和老伴查了大量资料,先后设计6套方案,画了700多张图纸,经过亲身跳伞体验、论证,历时600多天,终于发明出一种充气护踝。新产品在空降兵部队推广开来,困扰伞兵多年的难题得到解决。
这一成果获得了国家专利,也激发了马旭的科研热情。她和老伴又一起研制出“单兵高原供氧背心”等3项成果,发表多篇医学论文,还编写了《空降兵生理病理学》等材料。
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,马旭成为“致敬方阵”的一员。“这份荣耀是党给的,我要永远做党的人,为党奉献一切!”回忆起当时的场景,马旭仍十分激动。
很多人邀请马旭作报告。老伴担心她年纪大了,讲不好被人笑话。但马旭觉得,现在身子骨还不错,应该为党做点什么。她一遍遍学习党史军史,记不住的就做成小卡片,随身带着和老伴相互提问,加强记忆。第一次讲课就大受欢迎。
马旭是中国空降兵部队第一代女空降兵,服役时浴血沙场、精忠报国;年届50岁时,潜心科研,研制出“充气护踝”等发明专利,享有“军中居里夫人”美誉;60岁离休后,悬壶济世,为贫苦百姓义诊;人到暮年时,更是将毕生积蓄1000万元无偿捐献给家乡的教育事业,被誉为“新时代最可爱的人”。 这是非常伟大的老人,希望大家都能尊敬她,学习她过得朴素一点。 全都好有钱啊 穆柯1936 发表于 2020-5-5 22:43
人家工资可高了,还有各种补贴,福利,甚至其他劳务费,连医保可能和一般人的都不同,
毕竟是做过杰出贡献的人呐 真的很厉害 穆柯1936 发表于 2020-5-10 12:33
可是2035年退休金的池子里就没钱了,这个才是大问题,
但是大家现在也都在交税 不是吗